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其他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    
——引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日)
材料二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之中深刻地了解到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引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年1月26日)
材料三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引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
材料四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引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
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2分)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3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3分)
(4)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2分)
答案
⑴材料一将冯玉祥、方振武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活动等同于军阀战争。材料二完全否认福建事变的抗日反蒋的进步意义,斥之为反革命的改良主义。错误的实质是“左”倾关门主义。(4分)
⑵党开始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2分)
⑶日本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由此引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分)
⑷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判断是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基本前提。(2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及其相关总是的分析、理解、辨别和概括能力。第一问“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可从材料一“......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和材料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中提炼并概括出策略错误及其错误的性质等答题要点。回答第二问“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时应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我们的任务,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与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分析并概括中共策略路线的变化―――党开始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回答第三问“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时要结合材料关键语句如“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这一日本对华侵略加剧的事实和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来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回答第四问“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时主要根据党的前后路线的不同及其导致的不同后果来总结经验教训
举一反三
***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简要论述***上述思想的正确性。(8分
(2)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哲学中的那些思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5分)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3年最新版教材将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再称作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依据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
A.陈独秀从建党到大革命前期都有巨大功劳
B.陈独秀犯严重右倾错误都受共产国际的重大影响
C.从抗战时期开始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是当时的一种政治考虑
D.陈独秀在实践中不存在向阶级敌人“投降”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伪满洲国界碑,请判断这张照片最早可能摄于( )
A.1931 年B.1932 年C.1935 年D.1937 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果断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