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6、17题。小题1: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6、17题。小题1: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6、17题。
小题1: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小题2: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分析当时国内的形势时说:“第一中国要和平,第二中国要民主”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                  
A.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签订“双十协定”
C.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D.与国民党恢复和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小题1:从题目反复强调女子的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势。故选A
小题2:本题是情景型选择题。关键在于通过题***情景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为哪一历史事件,要注意限制词。题干注意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产党为和平与民主所作的努力”。A是为1945年召开,从时间上看是与题意相符合,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并为党***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然与“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这一限制不符合,故排除;B是中共为实现民主与和平,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会议山签订的,与题意相符;C是广大人民群众因国民党反动统治而掀起的运动,故排除;D是为20世纪40年代末,与题意不符。
举一反三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5年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B.尽量避免内战
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D.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爆发后,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与国民党军连续作战,取得了
A.孟良崮大捷B.鲁西南大捷C.大别山大捷 D.沙家店战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电影《建国大业》是广电总局最重要的献礼作品之一。《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③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
④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7年底,党中央在陕北杨家沟举行会议,***指出:“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中央解决“优势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进行战略决战C.开展战略反攻D.进行渡江战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