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1865年谈到:“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复

李鸿章在1865年谈到:“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李鸿章在1865年谈到:“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复,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由此可知李鸿章
A.仍没有摆脱“官府与民争利”的藩篱
B.对民间资本的发展乐见其成
C.认为西方仅军事技术占有优势
D.主张政府要积极诱导民办工业发展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1865年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推测数十年后,中国人为利益驱使,必然会仿照西方的机器生产,创办民用工业。解题的关键句是“官法无从为之区处”,即官府对私营的民用企业将无法统筹安排。由此可见,李鸿章仍主张“官府与民争利”,B、D与材料主旨相反;通过材料“洋机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可以排除C项。故选A。
举一反三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天津创办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B.天津电报总局
C.贻来牟机器磨坊D.北洋水师学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1 年,张之洞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说:“世人多谓西国之富以商,而不知西国之富实以工,盖商者运已成之货,工者造未成之货,粗者使精,贱者使贵,朽废者使有用。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商贾有贩运。”这种认识
A.针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B.体现了以工业为立国之本
C.客观上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批判了“中体西用”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①.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②.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③.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④.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