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2)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3)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
答案
(1)春秋时鲁国的“初税亩”,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农村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不利因素: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农村生产力状况,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生产。 意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考生应依据材料多角度分析问题。第(1)问基础知识的再现,联系春秋时鲁国的“初税亩”和战国商鞅变法,结合教材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内容联系教材即可得出答案;第(4)问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
举一反三
衡量某一地区是否达到城市化,其标准是A.人口是否都从事工业生产 | B.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 C.耕地越来越少 | D.人口、用地、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 |
|
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 ①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使农民实现向非农领域转移②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增多 ③政府强制搬迁政策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A.城市中心化倾向 | B.城市边缘化倾向 | C.城市区域化倾向 | D.城市功能化倾向 |
|
我国城镇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的大量增长 ②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③社会全面进步 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6-1978年,整整13年,城市只增加了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6000—70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1978—2001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22个,城市化水平由17.92%增加到37.7%。 ——《新中国城市五十年》 【材料二】中国乡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移动人数(1982-2000年)(单位:万人
时期
| 城镇总人口增加量
| 人口移动人数
| 劳动力移动人数
| 人口移动年平均人数
| 劳动力移动年平均人数
| 1982—1990年
| 8715
| 6510
| 3208
| 814
| 401
| 1990—1995年
| 4979
| 3901
| 2020
| 780
| 404
| 1996—2000年
| 10732
| 10237
| 5732
| 2030
| 1146
| ——《中国统计摘要(2002年)》 【材料三】2004年全国城市建城区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34%;城市人口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5%,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城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农村仅为6.85年;城市(不包括县镇)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在2/3以上;税收占全国总量4/5以上,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最高,经济产出最大,规模效益最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6年)》 问题: (1)据材料一,分析文革时期和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