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年末和1979年初,中国计划者终于(至少是暂时的)抛弃了斯大林经济思想。消费资料部门第一次处于比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末和1979年初,中国计划者终于(至少是暂时的)抛弃了斯大林经济思想。消费资料部门第一次处于比生产资料部门优先的地位,以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要。中国的发展战略朝着其东亚邻国非常成功的发展模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国,没有围墙。没有围墙的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才取得了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 ——人民网:俄罗斯《独立报》评论摘要 【材料三】 看到中国的样板使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乐观,中国成功地依靠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渗透在工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实现了现代化。 ——人民网:法国《世界报》评论摘要 问题:(1)“文革”结束后至1992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其精髓是什么(5分) (2)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5分) (3)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成功地依靠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渗透在工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实现了现代化”的3个具体事例。(3分) |
答案
过程:(1)在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2)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在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4)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理论。(答对1点得1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4分。)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分,答对1句话即可得此问的满分1分。) (2) 相进相成:内政: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外交: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加入世贸组织,“引进来,走出去”;实行不结盟外交,广交天下朋友,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平事业。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也可以如是概括: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5分) (3) 事例:利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答对1点得1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此问满分为3分。) |
解析
第一问,结合“文革”结束后至1992年的时间限制,列举史实;第二问,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对外政策即可;第三问围绕依靠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渗透成功的实现现代化的史实即可。 |
举一反三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王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 |
目前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A.争取完成统一大业 | B.与中共互相监督 | C.巩固工农联盟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
下列事件不能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开始探索“走自己的路”是( )A.秋收起义中文家市决策 | B.“一五”计划的制订 | C.《论十大关系》发表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3年国家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实现对农业改造的? (2)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率先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在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3)到80年代中后期,农村改革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开局元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和发展,为此党采取的重大政策有 ( ) ①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②开展合作化运动 ③建立人民公社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实行对外开放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