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

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化为资本家或都化为劳动者,才真有全民意这件东西存在,不然,无论在任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据此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A.陈独秀主张消灭劳动阶级B.当时中国存在两党的对立
C.马克思主义影响了知识界D.资本和劳动阶级难以消灭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推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引文反映了陈独秀反对资产阶级民主而鼓吹无产阶级民主,原因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由“1920年12月”可知当时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马克主义传入中国,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举一反三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该文应该发表于
A.1913年 B.1915年C.1917年D.1920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9年,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转变救国探索方略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D.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过去之历史,则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字在演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B.汉字承载文化糟粕,应使用拼音文字
C.否定汉字的目的是反封建、革新社会
D.对汉字的批判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了方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人民不支持革命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