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胡适撰文写道:“这三十年里,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止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

1923年,胡适撰文写道:“这三十年里,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止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3年,胡适撰文写道:“这三十年里,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止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的“名词”当指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1923年、胡适。再结合“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即可判断出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中主张民主与科学。民主主要涉及政治方面,科学主要涉及思想和文学方面。根据材料主要涉及是思想方面,所以是科学。
举一反三
油画中历史(16分)

问题:
(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
(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7分)
(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3分)
(4)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诠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于1930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 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以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革命的推动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C.社会经济的发展D.制度环境的大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几年之内,四百家以上的新期刊出现,文章充满了白话文风格的关于西方社会和中国复兴的内容。从孔子到最受人崇敬的古代传奇人物到包办婚姻和裹足,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上述现象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共合作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