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历史(16分)问题:(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7分)(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油画中历史(16分)
问题: (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 (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7分) (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3分) (4)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4分) |
答案
(16分) (1)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时间1分;地点1分) (2)可能。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3分)。这里既聚焦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3分)油画情景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反映。(1分) (3)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来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3分) (4)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2分);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油画中的这些历史人物来看,这是指的新文化运动,时间应该是在1915年之后,蔡元培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期间,采用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运动的发展。(2)油画中的场景是能够出现的,因为当时北京大学思想活跃,各种思想的学者齐聚北京大学,油画就是这一时期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3)油画作者通过绘画中的服饰、动作和表情、发饰等多样性表现了运动的特点。(4)油画不是历史,但是确实可以反映历史,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主要的资料。 |
举一反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 |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诠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于1930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 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以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文学革命的推动 | 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 C.社会经济的发展 | D.制度环境的大变化 |
|
“几年之内,四百家以上的新期刊出现,文章充满了白话文风格的关于西方社会和中国复兴的内容。从孔子到最受人崇敬的古代传奇人物到包办婚姻和裹足,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上述现象开始于A.戊戌变法时期 | B.清末新政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国共合作时期 |
|
陈独秀眼中的中西文化(25分) 《东方》记者又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本以民主主义为基础。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故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呜呼!是何言耶?夫西洋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by the people)而非为民(for the people)”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乃日本人用以影射民主主义者也,其或径用西文Democracy而未敢公言民主者,回避其政府之干涉耳),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倘由《东方》记者之说,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则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毋怪乎今日之中国,名为共和而实不至也。即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如何融合,如何会通,敢请《东方》记者进而教之,毋再以笼统含混之言以自遁也。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2,原载《新青年》6卷2号) (1)简述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论争的社会背景。(4分) (2)概述材料中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记者的主要分歧。(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陈独秀中西文化观的认识。(1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