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
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
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由“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阶级的
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得知这一认识
形成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所以选C项。
举一反三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3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1分)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内容和意义。(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
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
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