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中学的一个历史课堂剧的某一幕。阅读剧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916年北京某大学的课堂上……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以下是某中学的一个历史课堂剧的某一幕。阅读剧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916年北京某大学的课堂上……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以下是某中学的一个历史课堂剧的某一幕。阅读剧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916年北京某大学的课堂上……
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乙教授(头束辫子,身穿长袍马褂):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丙教授说(慷慨激昂地):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众学生(击掌欢呼):真是精彩,说得痛快!痛快!
(1)该剧取材于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分)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为“救治中国”,乙教授所坚持的“古法”指什么?(2分)甲、丙教授则希望当时的同学接受什么新思想?(2分)
(3)经过这场运动,“众学生”的爱国思想、行为发生了哪些积极变化?(6分)
答案
(1)新文化运动(1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分)
(2)封建伦理道德 或 传统儒家思想(2分);民主与科学(2分)
(3)解放了思想,传统权威被打倒,学生接受更多新思想;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意识;导致中国文化全面转型,学生的伦理、文学、观念等发生重大变化。(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主要作用是     
A.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B.改变无病***的文学状况
C.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D.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种思想诞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该言论客观上说明了
A.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要性B.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的危害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D.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全部刊登白话文,仅1919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400种以上的白话报,1920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应用反映了
A.平民教育的兴起B.大众传媒的起步
C.文化平民化的趋势D.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晚清名士林琴南对一报刊杂志的攻击集中于两点:一是“覆孔孟,铲伦常”;二是“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你认为他攻击的最有可能是(  )
A.《国闻报》B.《新青年》C.《文学改良刍议》D.《狂人日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