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广东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

(2008届广东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届广东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 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 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
答案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坚决抵抗列强的侵略;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举办洋务运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张之洞则进一步要求建立近代海军,抵制外国侵略。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列强侵略,这是进步的、爱国的,但是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这必定注定了他们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解析
在评析这些人的思想时首先要要结合材料,归纳出这些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这点借助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获得答案。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主张严禁鸦片;曾国藩和张之洞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材料中还可看出张之洞还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这三个人的阶级成分是一样的,都是地主阶级,他们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一样,都是想要抵制外国侵略,最终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举一反三
《四库全书》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改良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农民阶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实质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冯桂芬认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救中国,说明主张
(    )
A.经世致用B.立宪维新C.中体西用D.民主科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省乳山市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4题)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