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题型:新疆自治区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2)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变革;而康有为等人则是依靠无权的皇帝对现有政权进行的一次改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长兴学记》中说他创办学堂的目的是“夫勉强为学,务在逆乎常纬”。所谓“逆乎常纬”……他开设的学科除了义理、考据、词章之外,还增设“经世之学”。……后来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说:“其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康有为“每论一学,论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又引欧美以比较证明之”。
材料二 “泰西诸国,首重政治学院。其为学也,以公理公法为经,以希腊罗马古史为纬,以近政近事为用,其学成者授之以政,此为立国基第一义。”——梁启超《与林迪臣太守论浙江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
材料三 “……默验时局,以培养人才为当务之急。……启超窃惟西国学校,种类非一,条理极繁,而惟政治学院一门,于中国为最可行,而于今日为最有用。……其学焉而成者,则于治天下之道及古人治天下之法,与夫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糜不融贯于胸中。”——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论改书院课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教育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梁启超请办学堂教育的具体目标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康、梁二人治学、办学方面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共同点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这表明他实质上要求[     ]
A.改革我国社会风尚
B.要向西方学习
C.发展近代教育
D.承认西学比中学先进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