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

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观点之一就是小说能够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并进而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 再联系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政治变革,因此C正确。AB是关于小说这话总地位的变化的原因而非表现,D与史实不符.
点评: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规律。
举一反三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全球已建成26所孔子学院,分布已远远超出历史上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东亚而到达了美国、瑞典、德国等西方国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整个世界”。但是,曾经,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两人看似相反的行为,相同目的却是: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洋务派B.革命派C.维新派D.激进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严复)这一言论(  )
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动摇“中体西用”的理论根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