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比较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比较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
 (1)相同: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
(2)不同: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维新思想则促进了戊戌变法,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3)原因: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横向比较的能力。解题关键从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切入。
举一反三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传统儒家学说结合起来的是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担任其主笔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张之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认为“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至弱之根源”,并主张把兴“民权”与发展国家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相结合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救国救民。右图所示著作的作者写此书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戊戌变法运动兴起
C.辛亥革命爆发
D.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B.选官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与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