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山装 | ②握手礼 | ③剪辫子 | ④废止缠足 |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文明的影响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 |||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 |||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 |||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 |||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 |||
请回答: | |||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
[ ] |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