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内容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是A.撤并机构B.改革财政C.改革军队D.改革政体

戊戌变法的内容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是A.撤并机构B.改革财政C.改革军队D.改革政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戊戌变法的内容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是
A.撤并机构B.改革财政C.改革军队D.改革政体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戊戌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A.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B.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D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不具有进步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事后(1895年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持怎样的态度?(2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6分)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以改装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社会的理论基础,严复以“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论作为改革社会的理论基础。这表明他们两人:
①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②所受的外界影响不同
③所主张的社会改革的目的不同  ④所接受的文化教养不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    )
A.编练新军B.京师大学堂C.农工商总局D.官民上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