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即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即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
答案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2)相同点: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
解析
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
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 回答问题: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基本特征是 A.大量倾销T业品和资本输出 |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 C.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同” | D.大量资本输出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以往相比主要的版画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表现。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一一康有为《救亡决沦》 材料2: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同答: (1)材料l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l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