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

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

题型:河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C.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答案
C
举一反三
1917年,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1919年12月,《新青年》发表了由陈独秀撰写的《本志宣言》,文章指出:“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下列关于陈独秀思想转变的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②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③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力克服经济危机
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的历史小论文中大量列举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主张。由此可以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
A、戊戌变法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目标是[     ]
A、创办《青年杂志》
B、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
C、提倡民主和科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列举新文化运动中的四位代表人物。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作为反封建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来说的
C、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D、要求民主和科学来说的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