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可知,上述是关于民生主义的论述,孙中山主张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C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B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材料“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思想体现了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故选D。
举一反三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
C.扶助农工D.节制资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 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只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洲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专制政体那一面来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思想上的西方化。(2分)
(2)在近现代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也是起伏不定,可以简单概括为两次被利用、两次受到冲击。试指出哪两次被利用。(2分)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4)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三民主义的主要含义。(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进程的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孙中山后来写道:“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朝野贤豪……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由此可见,在欧洲这段期间,孙中山萌生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权主义思想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族主义思想D.“实业救国”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