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B.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 B.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 C.苏联轻工业发达,无需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 D.美国陷入“滞胀”,苏联在经济领域加强扩张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明显的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所以结合时间是在1952年,可以看出是A符合题意。 |
举一反三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A.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 | 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 | 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 | 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 |
|
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
布哈林1928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 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A.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B.工业化建设要遵循规律 | C.经济建设应强化资本积累 | D.商品供求关系已经失衡 |
|
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丽亚一起访问苏联。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西方人对苏联抱有好感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法西斯主义兴起 ②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③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 ④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
(17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4分)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4分)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9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