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苏联***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

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苏联***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苏联***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企业经营不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具等严重浪费。这反映了当时苏共(   )
A.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B.开始调整和改革斯大林模式
C.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新认识D.充分肯定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结合“1952年10月”是斯大林执政苏联时期,排除A;题干中只是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某些问题而已,说明了苏联***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开始调整和改革斯大林模式,因此B不合题意,而C符合题意;D的表述不合题干主旨。所以正确答案为C。
举一反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传》),***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所说的“渔”指的是
A.环境保护B.农业生产C.人民生活D.工业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以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是
A.沙俄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适应于世界各国B.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C.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D.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