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传》),***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所说的“渔”指的是A.环境保护B.农业生产C.人民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传》),***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所说的“渔”指的是A.环境保护B.农业生产C.人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传》),***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所说的“渔”指的是
A.环境保护B.农业生产C.人民生活D.工业生产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这里的“渔”应该理解为收获,全句“他们是竭泽而渔”的意思就是为了获得工业的发展,苏联以长期牺牲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环境破环为代价。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A。
举一反三
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以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是
A.沙俄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适应于世界各国B.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C.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D.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4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苏共***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2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