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选A,B C 两项发生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D项为工业化打下基础。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模式,在各时期都发挥了其应用的巨大贡献,但各种弊端也都呈现出来。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三者之间的异同比较。
举一反三
美国国际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其代表作《大失败》中有如下一段文字:“这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执政时期                         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的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生活困难是因为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