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文选》
小题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这个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小题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
小题3: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指的是什么?列举二战后苏联对该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于该模式的评价,有人认为,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人认为,它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你是如何评价的?(8分)
答案

小题1: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突破: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2分)
小题1:罗斯福。(2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2分)
小题1:模式:斯大林模式(2分)。人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评价: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例物质基础;但也存在严重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苏联(俄)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
小题1:考查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小题1:考查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及其特点。
小题1: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以及苏联的改革。
举一反三
前苏联有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为此,***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956年12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无关,因此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并不需要纠正这些制度……否则,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是修正主义。                    
——选编自林蕴晖《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
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论十大关系》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态度。(5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除《论十大关系》之外还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5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