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
题型:江苏专项题难度:来源: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 这一时期的苏联 |
[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
答案
D |
举一反三
1928~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 ①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②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 ③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④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
[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 ]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 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 |
[ ] |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 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 年苏联人均GNP 为3396 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 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 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 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 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 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 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 平方米, 为西方国家的50% ;第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 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 |
——《全球通史》 |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