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
D
举一反三
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没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建设
D.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题型:山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