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表1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表2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编制
  材料三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据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较之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4)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举一反三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题型:010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题型:010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体制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B.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
C.这种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少的
D.苏联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之分不开
题型:0117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上的主要特点是  [     ]
A.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
A.赞扬苏联人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受阻
C.表明苏联人喜欢吃肉和牛奶
D.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