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建国以来,中国、苏联、美国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17分)建国以来,中国、苏联、美国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分)建国以来,中国、苏联、美国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同时宣布,苏联将其在东北自日本手中所获得的财产,及过去在北京兵营的全部房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1950年)
材料二
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北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摘自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
材料三
在外交方面,勃列日涅夫奉行霸权主义,…… 70年代中期,苏联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加紧了苏美争夺。
——摘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20世纪40年代,美国全面推行霸权主义,请指出其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时苏联的执政者是谁。并指出其执政期间苏联最大的政治事件及中国方面对此事件的反应。(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苏联加紧与美国争夺的国内条件。此时,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简述中美关系解冻对中国外交关系的意义(6分)
答案

(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保障中国在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获得了苏联的援助和巩固了中苏两国友谊。保障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4分。)
(2)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2分)中国反应:肯定对破除斯大林个人崇拜并揭露错误有积极意义;但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会的做法不赞成。指出中国要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3分)
(3)条件: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3分)意义:中美关系的缓和,成为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美国霸权主义的变现可结合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来回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可结合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国际环境以及外交方针来进行回答。(2)以史为鉴以苏联的改革考查我们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与理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苏联的执政者是赫鲁晓夫,当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发展,改革迫在眉睫,打破斯大林模式是发展的需要,但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为苏联改革失败埋下了伏笔。(3)考查了没苏争霸及大国关系。第一小问可结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来答,第二小问要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以及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来答。
举一反三
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他抛弃了个人崇拜,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个人崇拜的体制,以下言论或行为符合该***的是:
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
B.“玉米能够使农庄像***翅膀一样飞腾起来”
C.“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
D.“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有内在历史逻辑关系的是
①伏尔泰——法国浪漫主义思潮②七年战争——英国工业革命
③新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 ④苏联解体——***南方谈话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
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
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开始改革,但是史学界认为有一个时期“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这个时期执政的应该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契尔年科D.戈尔巴乔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