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

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
A.经济危机B.政局动荡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的历史教训是
A.冲破传统观念束缚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D.发展重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国的兴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22、23题。
小题1:近代以来,日本从希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企图成为世界的主角,经历了两次兴衰浮沉。下列各项属于日本第二次崛起原因的是                    
①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了现代民主制度  
②“冷战”格局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③通过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      
④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学习美国掀起种植玉米、发展养殖业的热潮,结果破坏了苏联的农业,最终成为人们嘲弄他的政治笑话。由此看出改革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A.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B.没有充分发展重工业
C.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D.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欧洲第5位下降到80年代的世界第88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
①改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③控制消费,强调高积累              ④长期与美国争霸、竞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稳定、繁荣社会。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分)
资料一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罗斯福
(1)根据资料一,这番话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说。请问:他的这番话是在什么严
重局势下说的?(2分) 目的何在?(2分) 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资料二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
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2)根据资料二,这番话为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说。那时,苏联谁主政?(2分) 这番话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 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4分)(注意:不得抄原文)
资料三
“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改革开放30年》
(3)根据资料三,四川老人这番感慨说明了什么?(2分) 为什么他的家乡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