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失业问题严重,就业压力大,因此不少人提出妇女回到家庭;A项无法体现出其因果关系;社会保障制度在罗斯福新政时建立起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发展和完善。排除C;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应该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排除D。因此选B.
举一反三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是一张“大萧条”时期的新闻照片,它记录了当时哪一国家的情况

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1932年说道:“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造成这一国际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B.工业革命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汁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年份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       
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
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       
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