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 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1933年政府恶意的调整方式是直接补贴,而1938年则是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调整,政府通过调整去影响市场供求关系,来达到调整农业的目的,故选C。 |
举一反三
据统计,1933—1934年间,美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减少了31万平方千米,牛马等大牲畜减少了2300万头。这一举措可以预见的效果是A.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 | B.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失去作用 | C.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得以兴建 | D.刺激了消费和生产 |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联建立后激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希望,甚至有人认定这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世界各国追求进步的人们,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可是,当他们亲自踏上那块真实的土地时,反应是多么的不同啊!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大加赞赏苏联的成就的同时,甚至断言:“……布尔什维克可能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不能持久的。” ——摘编自《在苏联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材料二 1935年5月6日,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丽亚一起访问苏联。他把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写入了《罗曼·罗兰日记》。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到:“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摘自《<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在苏联看到了什么?》 材料三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的苏联为什么成为东西方人共同向往之地 ?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泰戈尔和罗曼·罗兰在苏联看到了什么? (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比在手段上有什么异同?指出其实质。(11分) |
下图是经济危机中一个绝望的美国家庭妇女,这幅照片曾被评为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世界的经典写照。其实质揭示了
A.社会制度的崩溃 | B.经济体制的盲目 | C.民众心理的脆弱 | D.意识形态的对抗 |
|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 B.实行美元贬值 | C.限制价格水平 | D.推行福利制度 |
|
一位西方政治家曾说:“政府经营商业将损害政治平等”,此观点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重农抑商 | B.重商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凯恩斯主义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