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材料的意思是美国政府购买黄金使得黄金的数量增加,造成了美国的货币的贬值,从而有利于美国的商品的出口。故选D。A项说法明显相反,是价格逐渐上涨;B项显然错误,资本主义不可能克服这一矛盾;C项说法错误,罗斯福这种通过变相货币贬值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其它国家的不满。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举一反三
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缓和社会矛盾,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
C.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D.规范企业行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华尔街转移到华盛顿。其含义是(  )
A.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B.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C.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D.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下列对文中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政府继续奉行有所变化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维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
C.运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方式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对美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一定的变革和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表明,自由放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的范围及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摘自《历史比修II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3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分)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凯恩斯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来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看到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B.表明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
C.表明扩大消费是对付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