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

(25分)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康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 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8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 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七十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1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姜缩,许多人拖欠货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 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9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8分)
答案
(1)工业革命后,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3分)
民间: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3分)
政府: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3分)
(2)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人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人城工作。(8分)
(3)原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4分)
解救: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得工厂纷纷建立,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压力大增,保障困难。未解决这一问题,民间从材料“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可以看出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和模范住宅,政府则是“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9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往房法》”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上海房地产在4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原因是40年代上海开埠通商,太平天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是由于战乱的影响。从材料“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盼纷加入”可以看出这是由于地主、官僚和富商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知识运用的能力,材料三说的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盲目的房地产投资和分期付款造成的市场的虚假繁荣。第二问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举一反三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C.洋人发明的火车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革结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说:“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