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A.二者思想没有区别B.“知”的本质是儒家伦理C.二者思想完全对立D.格物是致知的根本途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A.二者思想没有区别 | B.“知”的本质是儒家伦理 | C.二者思想完全对立 | D.格物是致知的根本途径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儒学发展到了宋明时期形成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学派。所以不管是朱熹“格物致知”还是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本质上都是儒家伦理。所以答案选B。 |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
1977年9月***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目的是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 | B.招生政审要为改革开放服务 | C.为更多人参加高考减少阻碍 | D.招生仍要审查考生家庭出身 |
|
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兰拉底被誉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下言论能体现其对真理矢志不移追求的是A.“顺应自然的生活是至善的生活” | B.“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人的” | C.“未经过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 | D.“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