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把他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暴君。阅读材料:陕西师范大学的胡戟教授对隋炀帝做如此评价:“秦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把他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暴君。阅读材料:陕西师范大学的胡戟教授对隋炀帝做如此评价:“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把他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暴君。阅读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的胡戟教授对隋炀帝做如此评价:“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隋炀帝)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请回答:
(1)概括胡戟教授对隋炀帝的评价。你对此观点持何种看法,说明理由。(6分)
(2)谈谈你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看法。(4分)
答案

(1)评价:他认为隋炀帝功绩比秦始皇、唐太宗要大。
看法:应该全面评价。
主要功绩:政治:杨广率军灭南陈完成统一;后担任扬州总管,并且平定了江南的叛乱;经济:即位以后,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文教:创立科举制度。
问题:隋炀帝是个暴君。主要依据有两个:第一,隋炀帝滥用民力。第二,隋炀帝的个人品德也极差。
(2)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胡戟教授认为隋炀帝功绩比秦始皇、唐太宗要大;关于对此观点持何种看法,属于总结性的题目,看法是应该全面评价,既要看到功绩,从政治、经济、文教作答,又要看到问题,隋炀帝是个暴君等。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看法或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注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把握,注意史论结合。
举一反三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死于中南海;15日下午,74岁的慈禧太后在故宫病逝。一个是被囚禁多年的皇帝,一个是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太后,两人在政治上势不两立,却在20个小时内先后去世,是巧合还是另有隐讳,百年来争执不断。阅读材料:
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寿。上步行自南海来,入德昌门。侍班官窥见上正扶奄(阉)肩,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上闻之大恸。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诬陷)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
(11日,皇帝)心急跳,神衰,面黑,舌焦黄,而最可异者则频呼肚痛——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者。
13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著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醇亲王载沣著授为摄政王”。
14日太后懿旨:溥仪继为皇帝;令袁世凯等10人筹办皇帝丧礼。
1908年11月14日下午5-7时(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光绪皇帝去世。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推测光绪帝死亡的直接原因。(答题提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D.理学思想的熏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