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今为适之学者……以为今人之言,有其独立自存之领域,而其所谓领域,又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为适之学者……以为今人之言,有其独立自存之领域,而其所谓领域,又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无旁骛,笔不暂停,以致酿成今日‘的底、他它、吗么、巴咧’之文变。”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高谈无政府主义;我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这场“文变“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看待其举动的进步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胡适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作何评价。(8分) |
答案
(1)胡适是“文变”即近代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和中坚人物,并推动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加入这一行列(2分) 意义:由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5分) (2)思想主张:反对空谈社会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解决问题,倡导社会改良。(4分) 评价:在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思想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中国社会的需要时,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显然不合时宜,必将被社会所抛弃。(4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可知“文变”指白话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适的贡献即可;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文学革命的意义来归纳,可得出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二“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问题与主义之争)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价联系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来分析,可得出在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思想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中国社会的需要时,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显然不合时宜,必将被社会所抛弃。 |
举一反三
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
|
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20世纪80年代起,拉美多数国家开始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外向型发展战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拉美的经济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1.贸易自由化。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已从改革前的44.6%降低到13.1%。2.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或直接出售,或公开上市,或由管理人员和雇员购买,或由国家与私人合资。3.稳定宏观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财政赤字。4.税制改革。多征国内税,少征外贸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公司的利润税率;5.劳工制度改革。减少解雇雇员的成本和简化招聘临时工的程序,使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更加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经过十年的改革,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结构确实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内向到外向的转换。基本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了拉美各国国民经济的活力,经济有一定的增长,通货膨胀率显著降低,财政赤字减少。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明显,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许多竞争力弱的民族企业陷入了困境。在降低贸易壁垒后,进口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生产集中不断加强。私有化使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摘自徐世澄《拉丁美洲国家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拉美经济改革带来的问题,并谈谈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9分)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 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班固《汉书》 材料二 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之制,“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并’。但当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画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一是收效。”“可以知道当日的政治家确能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精义,六管都是民间的‘公共用具’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贾豪民去做,贫民必受他们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主张把这种‘公共用具’一切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那是无可疑的了。”“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根据胡适《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1922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并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3分),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