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因此①符合题意,又依据“l952年到l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③的表述也符合史实,而②④的表述在材料无法体现,故选A。
举一反三
(28分)梦,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有梦的民族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梦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做了怎样的制度安排?(6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圆梦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摘录: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2)有人讲,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放人们思想的?又书写了怎样的传奇?(12分)
材料三 美国历史上的大事年表(节选):
1787年 制定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1861年 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 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933年 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7年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3)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有梦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因梦想而强大的国家。依据材料概述在我国和平崛起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借鉴哪些历史经验?(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表所示的数据变化
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B.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D.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他们正在就取消关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环境等议题进行谈判,有望于2014年4月达成最终协定。这一组织

TPP成员国示意图
①涵盖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与APEC区域有所重叠
③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纠纷           ④将使参与各国同等获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却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材料表明英美在欧洲联合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  )
A.对马歇尔计划的落实问题
B.英美战时特殊关系维持问题
C.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
D.两国对战败德国处置态度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