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历史对比分析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主要是为了繁荣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争论的内容是政治主张,所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
举一反三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南优2号合成牛胰岛素样板戏“银河Ⅰ号”
B.“两弹一星” “星火计划”载人飞船“985工程” “反思文学”
C.“863计划”《义务教育法》“211工程” “科教兴国” “两个务必”
D.“三个面向”“五讲四美” “伤痕文学”“银河Ⅱ号”“希望工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统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特别是1937年以来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C.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D.1992年海峡两岸就“一国两制”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