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朱)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朱)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朱)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楚辞集注》、《辩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材料二 陆九渊……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初读《论语》,既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理,亦无不同也。”或劝九渊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比较朱熹和陆九渊治学的不同之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相同之处。概括他们对儒学发展的突出贡献(6分)
答案

(1)朱熹幼年求学重博览群书、广交名士,陆九渊侧重独立思考;朱熹治学强调格物穷理,恭敬笃行,陆九渊治学则强调内心反省、探求真理;朱熹重视著书立说,陆九渊则认为《六经》皆我注脚。(9分)
(2)相同之处:都是唯心主义。(2分)贡献:朱熹和陆九渊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朱)熹少时...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陆九渊...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理,亦无不同也...《六经》皆我注脚。”即可概括朱熹和陆九渊治学的不同点。      
(2)根据“(朱)熹...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陆九渊...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即可发现两者都是唯心主义,其贡献结合教材原文内容回答即可。
举一反三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列奖状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实事求是,注重科学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大炼钢铁,遵循规律D.“左”倾浮夸,急于求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始皇焚书坑儒,非敌儒教……秦承魏制,置博士盖始皇一天下用李斯之策,固已辨上下定民志之道,莫善于儒教。”在此,梁启超(  )
A.认为秦始皇主张礼法并用B.肯定秦始皇对儒学的积极作用
C.意在鼓吹复兴儒学D.认识到思想为政治服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反映当时(  )
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
C.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记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重工业畸形发展B.左倾错误日益滋长 
C.借鉴苏联模式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