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确有其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确有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确有其事的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口述史料D.实物材料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东史郎日记》以日记的形式作为历史材料的的话,存在着主观性但有其可借鉴的地方,所以只能作为间接证据。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举一反三
中国历史上某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十年初见成效,二十年大见成效,进入帝京;后来又有一个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除几个河、海口岸,西教传播没有太大进展。对以上两个现象的判断及其理由都正确的是
A.前者是,后者非。时代发展,交通与技术进步理应推动传播成效更显著。
B.前者非,后者是。中国皇帝独尊儒学,不可能召异国传教士进京。
C.二者皆非。不符合史实,且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逻辑。
D.二者皆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心理距离造成了这两个时期传教效果的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材料强调了史学家应
A.尊重客观,实事求是B.追求成为“良史者”
C.注重天人之间的关系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思想文化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且两者的变化常常相协调。这一观点与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最一致的是
A.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型B.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
C.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概述孔孟之道在近代中国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社会背景。(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