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比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

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比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彻底改造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表格,分析各项经济成分比值,个体经济这种私有经济在1952年时占71.8%,A项说法正确。根据所学,1953-1956年进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56年,公有制基本建立,也就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正确。从1952年到1956年,资本主义经济从有到无,这说明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彻底改造,完全变成了公有制经济,D正确。而合作社经济本身是公有制经济。B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表格所列各项经济成分的性质,再联系所学的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服饰和习俗的流行不仅反映时代思潮,有时也会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联,下列流行时尚中,与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的是
A.中山装的普及B.剪辫易服的出现
C.改良旗袍的流行D.列宁装的盛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A.革命取代改良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辛亥革命成功使女子获得了解放
C.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平等
D.女报逐渐担当起国民教育的职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数量D.土地的规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