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A.史德B.史才 C.史学D.史识

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A.史德B.史才 C.史学D.史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
A.史德B.史才 C.史学D.史识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史学家刘知幾提出的史家“三长”说包括:史才、史学、史识。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能够把封建王朝忌恨的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属于蛮夷的匈奴列传,这要具备非凡的史学见解。故选D。
点评:“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举一反三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e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
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有利的外部环境
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香港人的勤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较为恰当的是
A.单向直线B.双向互惠C.多向互动D.共存共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