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王(赢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赢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
            ——范双杰《试论赢政的用人之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的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在秦国对待宾客态度的不同及理由。对此,秦始皇的做法是怎样的?(6分)
(3)据材料三,概括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并指出其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5分)
答案
(1)背景;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秦国经过变法国力强盛;人民渴望统一。(4分)
(2)态度及理由:宗室贵族主张逐客,认为宾客是诸侯派到秦国的奸细;李斯反对逐客,认为逐客会壮大敌国的力量。(4分)
做法: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废逐客令。(2分)
(3)特点:唯才是举;善于用人;任用各种类型的人才。(3分)
作用:有利于实现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国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可直接概括秦统一的历史背景。(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可以看出秦国宗室贵族主张逐客,认为宾客是诸侯派到秦国的奸细;李斯反对逐客,认为逐客会壮大敌国的力量;而秦王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逐客令。(3)从材料三文字“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说明了秦国用人的特点是唯才是举;善于用人;任用各种类型的人才;这种队人才的任用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治。
点评:秦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秦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无疑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极高的个人价值,这也正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秦始皇一直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结合秦朝社会的时代特征来进行。
举一反三
下图反映了西方先进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这种情形,最早在中国出现大致应该在什么时候(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为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我国设立了(   )
A.全国作家协会B.茅盾文学奖C.冰心文学奖D.巴金文学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    )
A.神学,归纳为以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
B.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C.社会哲学,提倡怀疑精神
D.逻辑学,倡导理性推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访华     ③乒乓外交
④中美建交              ⑤中日签署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B.反对诸侯国之间的长期战争
C.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D.大量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产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