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描述的是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所致,答案选C,A B D三项其发生的客观原因。
点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是中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所犯“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考中主要侧重对其消极影响的考查和背后原因的挖掘,本题即是如此。
举一反三
1973年,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其主要原因是
A.“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还没有扩展经济领域
B.党中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
C.***提出全面整整顿,并采采取有效的措施
D.***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居处调调整了国民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边的宣传漫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最早出现于下列运动中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 “一五计划”B.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全面整顿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