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阅读《沁园春·雪》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时,就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古代几个帝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阅读《沁园春·雪》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时,就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古代几个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阅读《沁园春·雪》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时,就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古代几个帝王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讨论。
(1)小张认为秦始皇南攻越族,不仅给越族人民带来痛苦,也给秦朝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应该予以完全否定,你同意小张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2)小李对唐太宗很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小论文。他拟定了其中的一个小标题——特别重视吸取历史教训的皇帝。沿着这一思路,请你帮助他再列三个小标题,并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6分)
(3)小王纵观历史发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请问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6分)而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遇到了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指什么?请举一例子加以说明(4分)
答案
(1)不同意(1分);南征越族尽管给人民带来负担和痛苦,但进一步扩大了秦的疆域,有利于越族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
(2)“特别善于用人的皇帝”:选官不拘一格,任用魏征,用人扬长避短,任用房玄龄等
“特别善于纳谏的皇帝”:魏征进谏200多次,成为太宗的一面镜子
“特别善于处理民族关系的皇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每条2分,总分不的超过6分)
(3)措施: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喇嘛教;在多伦与蒙古首领会盟等(6分)
新问题:列强侵略,如沙俄入侵中国东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运用基本的史学原理可以直接回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判断历史进步的标准是以生产力标准,联系秦始皇统一的积极影响回答即可;(2)结合教材内容中有关唐太宗的相关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和事实论证即可;(3)结合教材中康熙帝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直接回答即可,新问题是指时代背景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康熙帝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根据这一思想举出一具体事例即可。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举一反三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法家的法治思想
C.墨家的“兼爱”思想D.道家的黄老之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制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8月15日,国家号召全国人民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悼念舟曲特大泥石流遇难同胞。其中所包含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的思想源于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景况可能是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