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历史的进程存在普追规律,历史的大势又是“一”与“多”的综合,历史演进的普遍法则是通过诸多特殊道路得以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新航路开

(20分)历史的进程存在普追规律,历史的大势又是“一”与“多”的综合,历史演进的普遍法则是通过诸多特殊道路得以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新航路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历史的进程存在普追规律,历史的大势又是“一”与“多”的综合,历史演进的普遍法则是通过诸多特殊道路得以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美国、德国各自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扼要分析这些道路产生的共同原因。(9分)
(2)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一”走向“多”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
(3)1990年代以来,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都在加强,中国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内政与外交,积极融入这种趋势,试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与外交的重大史实说明。(4分)
答案
(20分)(1)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国:三次王朝战争。(共3分)
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民主意识的增强(启蒙思想),使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了思想武器;社会矛盾的激化,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到来。(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表现: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形成而为重要一极;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对任意3点可给3分) 
影响:政治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经济上,西欧、日本崛起,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对任意2点可给4分,此问满分为4分)
(3)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外交: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贸;加入亚太经济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的工作(答对其中一项即分可得2分,本问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
A.普罗塔格拉B.泰勒斯C.苏格拉底D.伯里克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材料五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六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七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指出其所代表的学派并简要概括材料观点。(4分)
(2)材料五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
(3)据材料六、七和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贯通事理途径有何差异。(4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一位思想家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时说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