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乔的笑》(乔指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纽约,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图片中事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中

阅读图《乔的笑》(乔指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纽约,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图片中事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图《乔的笑》(乔指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纽约,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图片中事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中国与美国关系已正常化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图片中展现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件,其中第三世界支持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原因,但是当时中美并没有实现正常化,所以②错误,选择①③④。
举一反三
材料一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西南解放得最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主要盘踞在农村,而且还掌握着武装。……“西南的真正战争是在农村,在反霸、剿匪”。所以,确定以农村工作为重点,首先消灭西南乡村封建势力,不仅是解决西南社会尖锐矛盾的焦点,而且成为打开西南工作复杂局面的主要突破口。同时,巩固新生政权需要完成农村土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基本条件也在于土改,农村封建落后不可能为城市工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一一《***西南工作文集》
材料三 由政府直接投资一些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从而增加企业的公私订货,再辅之以政府财政金融手段的扶持,从而恢复和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l950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到1950年8月,曾陷于严重困难的重庆钢铁、机械、水泥等工业,已因成渝铁路的订货而全部或部分复工生产。与此同时,参与采伐和运输枕木的70多个县几十万农民因而增加了收入,十万筑路大军解决了大批失业工人的生活出路。
一一《***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
(1)根据材料二回答***认为西南地区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的做法与材料一的决议是否违背?该怎样看待二者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产党在西南地区为恢复发展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和特点。(4分)指出
该措施的政治经济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通电摘录:“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要求惩治罪魁,以谢天下。”通电所指的斗争是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二次护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武汉地区有多座长江大桥。右图中江面点点帆船,建桥工人正在弯腰劳作,瞬间将人们带到建设武汉长江大桥那个火热的年代。这个年代处于
A.新中国成立之时
B.“一五”计划时期
C.十年“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新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研究历史要如同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和雕刻一样,去理解对象。其次,要和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去神游冥想,以期达到真了解。”下列对这位大师的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研究历史要具备美术家的功底,懂得欣赏研究对象
B.研究历史要具备艺术家的功底,以便深入细腻了解研究对象
C.把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
D.个人品质在社会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清晨)书房榻上的秦孝廉坐了起来,穿上贴身舒适的棉布内衣,外面罩上青色的湖丝长衫,然后将挂在墙壁的长剑取在手中,来到院中,他舞起了一套四十八式太极剑,舞毕回房后,身旁侍立良久的小厮举着一个茶托走上前来,秦孝廉将长剑交与小厮,取了茶托上的一盏茉莉香茶,边饮边读起了《朱子语类》。
——据《一个开封人的一天,明朝版》整理
材料二: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例如,对清政府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谁若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礼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恶欲,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三:2006年8月24日的千龙网文章《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49-1979年的标准是

材料四:1982年12月,251对新人在广州市旧体育馆举行第一个集体婚礼,由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证婚。举行仪式后,新人们分三批前往北京、南京、西安等地旅游,广州不少新人还时兴在结婚当天,大张旗鼓地开着婚礼车队到带有寓意吉祥,兆头好的道路如吉祥路、长寿路盘福路等处巡游,并将婚礼怕全过程拍摄制作成DVD留念,单身贵族也日益增多,城市青年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推迟婚期,网恋、闪恋、隐婚等各种婚姻形式也开始出现。
——《二十世纪广东婚俗大观》
(1)依据材料一,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归纳明的时代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概要指出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1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1949-1979年三个时间段影响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主要因素。(6分)
(4)材料四体现了婚俗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