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这强调史学家研究历史应
A.尊重客观,强调实事求是B.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C.集中精力进行史学著述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历史研究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而不是主观臆断,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美国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写道:“中共的许多构想中,自发革命观体现得非常明显,自发革命观强调人民群众的潜力,认为人民群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凭借其主观意志就能够改变他们自身和整个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体现“自发革命观”的是
A.王明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B.洛川会议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C.毛泽东关于“大跃进”的构想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辍:停止)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上述材料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B.朱熹C.苟子D.董仲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为和谐民族关系采取措施是
A.设立北庭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B.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D.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乔的笑》(乔指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纽约,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图片中事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中国与美国关系已正常化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西南解放得最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主要盘踞在农村,而且还掌握着武装。……“西南的真正战争是在农村,在反霸、剿匪”。所以,确定以农村工作为重点,首先消灭西南乡村封建势力,不仅是解决西南社会尖锐矛盾的焦点,而且成为打开西南工作复杂局面的主要突破口。同时,巩固新生政权需要完成农村土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基本条件也在于土改,农村封建落后不可能为城市工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一一《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
材料三 由政府直接投资一些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从而增加企业的公私订货,再辅之以政府财政金融手段的扶持,从而恢复和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l950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到1950年8月,曾陷于严重困难的重庆钢铁、机械、水泥等工业,已因成渝铁路的订货而全部或部分复工生产。与此同时,参与采伐和运输枕木的70多个县几十万农民因而增加了收入,十万筑路大军解决了大批失业工人的生活出路。
一一《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
(1)根据材料二回答邓小平认为西南地区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做法与材料一的决议是否违背?该怎样看待二者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产党在西南地区为恢复发展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和特点。(4分)指出
该措施的政治经济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