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亚父、项王、项伯、张良、沛公D.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贫富差距加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对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建立B.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对抗发达国家
C.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D.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B.事件的前因后
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长期以来汉藏两族人民进行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驻藏大臣衙门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材料二: 据有关史料表明,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占有西藏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农奴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5%。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政府有法庭.监狱;大寺庙也设法庭.监狱;领主还可在自己的庄园私设监狱。刑罚极为野蛮残酷,如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抽筋、投水等。
材料三: 西欧农奴制:农奴(serf)一词源自罗马人对奴隶的称呼——servus,是人身属于主人的农业劳动者,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受到封建主多方面的剥削和奴役。农奴世代耕种庄园的份地,但对土地没有所有权,还必须为封建主服沉重的劳役。
从法律地位看,农奴是不自由人,人身属于主人,且世代相传。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可以解除这种身份。主人可以将农奴买卖.转让.交换或赠送他人(实际上买卖农奴的情况并不很多)。但是农奴的生命得到保障,主人不能随便将其***害。
材料四:  1959年3月下旬,西藏民主改革正式开始。开展了“三反”(反对叛乱.反对乌拉差役制度.反对人身依附制度)和减租减息运动,解放家奴,废除人身依附。在寺庙里,废除寺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建立寺庙民主管理制度,保护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
到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压迫西藏人民的西藏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军队.法庭和监狱被解散,旧西藏法典及其野蛮刑罚被废止。广大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自己人身的主人。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他们踊跃参加选举,并由此产生了自治区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一大批翻身农奴和奴隶担任了自治区各级领导职务。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材料五:
 
外国游客在八角街            繁华的八角街
材料六: 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的一条环形街道,在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开始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八角街也是拉萨的象征。今天,从旅游者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拉萨老城区典型的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一间间商业铺面,及一排排堆满藏族工艺品.纪念品的货架。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纪念品,还可看到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在这里以各种方式与藏族商人砍价,同时还可体验到典型的藏族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旧西藏农奴制与中世纪西欧农奴制的异同。(4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概括自民主改革后,西藏的政治和人权状况有哪些改变?(3分)
(4)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八角街也是拉萨的象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重申,四国远在国际法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由各国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级世界。
材料二:在二十国财长会前,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内的金砖四国财长高调聚首伦敦,定调两大主轴,首先力促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的份额和世界银行6%的份额转移到新兴国家,实行时间就是现在。其次,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不要解除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政策。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9月8日)
材料三: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布莱德福德说:“G20的核心思想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干预全球金融体系,这取代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政府不管’的治理理念。”“要协调治理世界经济,少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各国没有选择G8而是选择G20联合应对。”
——南方网(2009年9月29日)
材料四:在奥巴马访华前的仅仅不到10天时间内,中美贸易战在全球经济期待复苏背景下,在两国高层***为此频繁往来的节骨眼上,已经全面开打。2009年11月5日和6日,中美双方在多个方面进行贸易制裁与反制裁。
——《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金砖四国”的目标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些国家的利益要求?(4分)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这些观点说明了什么?(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开洋村拦截邻村中村在后山上取水的水源,将水引入本村,导致中村枯水期断水。由此,两村发生旷日持久的水事纠纷。中村110名农民对县政府不认真处理这起水事纠纷的行为深感不满,以“不作为”为由将县政府告上法庭。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