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8分)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4分)选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分) (3)你认为梁启超作出上进比较的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粱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
答案
(1)异:欧洲强调神权至上,突出反映教会专制统治;中国强调君权至上,突出反映君主专制。4分 同:都反映了封建专制、等级社会的时代特征。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选择比较的角度和观点适当,合理赋分,不得超过8分) (2) 国家构想:人民主权、政教分离、法治。 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两点或者两点以上4分) 意义: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代议制的建立)。4分 (3)意图: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2分)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专制统治和列强的侵略);2分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 传统思想的制约,民主观念淡漠。 2分(评分说明:考生只要答出每小点的一方面即可得2分,得分不得超过8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各地对这一节日的称呼不同,如端五、端阳、重五、重午、夏节、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为盛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帛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恶日说(民间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不吉利)等等;各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时间都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内容都包括吃粽子、洒雄黄酒、戴艾草等等。以上情况说明A.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 B.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 | C.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 | D.端午节的来历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
|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下列对这一记载的评述,正确的是A.人们心目中,贫富贵贱的差别在服饰上的体现已经消失 | B.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 C.同光时期,革新之风盛行 | D.女性解放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
|
《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里有这样的记述:“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的 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以买三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出现这种“严酷时刻”的根源是A.“左”倾错误的泛滥 | B.自然灾害频发 | C.社会财富的极度匮乏 | D.长期的战争破坏 |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这一主张本质在于A.反对人们享受生活 | B.提倡节俭、节用 | C.追求精神自由与满足 | D.强调自我道德修养 |
|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